手机版
首页 > 专题资讯 > 其它> 正文

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稳中求进”必须“改中求稳”

时间: 2013-02-12    编辑: 厨联网络     点击数:497   

作者:作者:www.cfsbcn.com 编辑:中国厨房设备网 来源:互联网

【中国厨房设备网】——访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    
    刚刚开局的2012年,交行、高盛、社科院的GDP增速预测分别是8.5%、8.6%、8.9%。2012年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在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之间取得平衡?就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专访了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

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向对央行提出严峻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对外需不能抱太高的希望。而房地产调控、部分城市汽车限购等政策,使消费者信心指数近几个月连创新低。中国经济在连续保持高增长后,2012年是否会放慢脚步?
    夏斌: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清醒看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条件,今后中国经济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保持高速度的增长,特别出现像 2007年那样近14%的增长,我国经济正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的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
    相对于危机前,中国的外需在减少,高投资水平不能持续,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付出了地方融资平台隐藏的大量风险代价。相对于前两年而言,必须也只能是相对紧缩银根。我们在货币政策稳健的前提下强调微调,需要运用信贷结构等政策来辅助实现总量的稳健。比如,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税收支持力度,精细运用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等,实际上都包含微调的意义。
    尽管目前房价出现松动,但正因为前几年宽松货币政策等的欠缺才导致目前房市泡沫的压力,在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向的过程中,房市的调控方向不应转变。货币政策应注意,在巴塞尔协议成员国所没有而唯中国有存贷比监管指标下,如何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原则。特别是伴随我国外汇占款的波动,如何加强微调中货币政策既不是简单转向,又及时、足额对冲因外汇占款等新因素影响下的宏观效应,这对央行提出严峻的挑战。

合适的财政政策是这轮宏观调控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如何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夏斌:中国经济在主基调不变下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调整,不要指望货币政策的松动能解决结构问题,合适的财政政策是这轮宏观调控能不能坚持下去的关键。基于目前的财政赤字状况,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余地和空间。而解决赤字问题,不仅要算财政部的预算收支账,还应把巨大的国企股权变现潜力、资本收入、分红包含在内。
    同时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和结构性减税,主要向战略型行业倾斜,向小微企业倾斜,向有助于扩大消费的基础性领域倾斜,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向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中必需的补贴支出倾斜。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决定了今后一两年内物价将趋于温和的上涨阶段,要保持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政府必须补贴到位。
    2012年“稳增长”须加快落实“新非公36条”,支持民营资本全面进入中国各个产业投资。在2012年外需急剧减少、房地产投资肯定下降的情况下,稳增长必须要有新思路,否则只能靠回归老路,放松货币。要真正实现“稳中求进”,必须是“改中求稳”,在改革中才能确保稳定增长。“新非公36条”已颁布近两年,迟迟得不到落实,直接影响了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如何落实?关键是执行力,这是解决2012年“稳增长”中必需的措施。
    恶劣的外部环境加上投资增长的不可测因素,扩大消费必须给予重视。中国政府拥有危机中他国不可比的大量优质资产,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能否根据2020年或2030年的发展进程需要,在测算出不同行业政府绝对与相对控股比例的基础上,将多余的股份逐步有计划地向境内市场出售,政府将所获收入专项用于穷人消费,以同时实现“救穷人、扩消费、促增长、稳社会”的诸多目标,也许这是中国当今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不得不迈出的关键一步。

房市调控目标是建立长期有效制度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点在哪?
    夏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连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市场和老百姓的一大心结。同时,房市风险涉及“土地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涉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又涉及银行体系风险,甚至与整个股市的稳定都连在一块。目前全体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利润来自于金融机构。
    国务院文件提出加快社会保障房建设,坚决打击投机炒房。中国房市的健康发展方向是要坚持回归消费为主导。我们在策略上应该用一到两年时间慢慢消化泡沫。可以考虑用长效的法律与税收手段逐步替代目前的行政措施,最后选择好适当时机,在推出法律与税收手段替换行政手段,包括微调限购政策的同时,要向社会明示,打击炒房行为绝不动摇,不要让市场误读。

文章来源:【中国厨房设备网】使用互联网资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同类资讯


推荐资讯 更多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厨联科技 (c)2008-2022 CF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邮箱:350319542@cfsbcn.com 邮编:610000 蜀ICP备14006818号-4 联系电话:13880215230

成都地址: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天府新谷10号楼17F